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悲歌颂情义,大刀扬正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悲歌颂情义,大刀扬正气(2 / 7)

侠片,当然,传统的武侠也不敢像这部电影那么拍,最终,谭嗣同慷慨就义,大刀王五死于乱枪之下,反派袁世凯和奕亲王却依然潇洒地活着。

这明显的有违我们对大多数电影的认知。

怎么坏人活的好好的,好人却都死绝了呢?

可是《一刀倾城》不是这样的!

因为虽然是一部武侠,但是却是依托真实的历史背景,从这一点上来说,袁世凯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王五的刀下,看到有人说《一刀倾城》怎么把袁世凯,奕亲王,谭嗣同都变成了武林高手了?

这就是电影啊!不能当成历史来看,但是却也不能当成纯粹的武侠电影来看。、

其次,我们来看看电影的背景。

开篇直接交代故事发展背景:“甲午战败后,满清政府向日乞和,割让宝岛,撤走黑旗军,宝岛子民愤慨莫名,自组义军大刀队,时为一八九五年……”

荒郊野外,大刀队队长王五舞刀扬威,仗义执言,对酒当歌:“黑旗军,力万均;杀外敌,保家国。挥不掉英雄泪,忘不了家国恨;喝不尽杯中酒,唱不完别离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树木映照,马队踏行,王五率大队刀兄弟计划炸毁日军弹药库。行动中,兄弟死伤惨重,王五血战逃出,看着火海中被日军惨杀的兄弟们,他悲痛万分纵身跳入深渊。身后,留下一代大侠无可奈何的绝望感叹:“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天下之大,何处有我王五容身之所?”

其实这样的开局本身就已经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雄浑、苍凉、悲壮!

王五弃刀跳崖,所幸逃过死劫。

在白石镇,为了从清兵和贼寇的战乱中救出灾民,他与谭嗣同、袁世凯相遇。

三個意欲救国救民的男儿决定一起上京,成就一番事业。在京城,王五得到康有为、谭嗣同的相助创立“强武学会”,袁世凯步步高升统领朝廷新兵大营,谭嗣同写就《仁学》立志推行维新变法,但遇到了奕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