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七十三章 最后一次外交(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最后一次外交(下)(5 / 6)

但那样,必然引起荷兰在南洋方向上的警觉。

朝中的南洋战略,都赌在了刘钰所说的“奥王之死、欧洲必乱”上。

如果荷兰在南洋方向警觉,而南洋又是荷兰的钱袋子,很可能导致荷兰不参与欧洲的战事。

朝中要借刀杀人,借法国的刀,杀荷兰人。这就不但不能让荷兰人在南洋产生警觉,相反要让荷兰确定大顺对南洋毫无兴趣,甚至对南洋的华人也漠不关心。

用刘钰的形容,现在荷兰在南洋的对华贸易日趋稳定,这就像是一头每天都定时喂养的猪。荷兰猪。

喂的久了,这头猪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会认为每天的投食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是太阳从东边升起一样:你做事的时候,会考虑很多,但却不会考虑今天太阳从西边升起怎么办。

断了投食,这头猪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现在这头荷兰猪很可能要和一头恶犬打仗,断食早了,荷兰猪会放弃与恶犬相争;只有在恶犬和荷兰猪打到关键的时候,忽然把食断掉。

此猪,必亡。

这才是大顺对荷兰外交的最难之处,既要管那些华人,还要装出一副不想管却迫不得已不得不管的态度。

齐国公自认自己发挥的还不错。

一个私利压过国利的外交大臣;一个狂热少壮的海军大臣;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朝廷;一个误判的对荷开战有损国家利益的错误研判;一个不逼着砸屋就不会开窗的惯性。

虽然之前出了一点小意外,可这出戏总算是唱完了。

…………

齐国公要唱的部分唱完了,刘钰的戏却还没唱完。

军舰上岸的水手,正在刘钰的指挥下,在英、法、瑞、葡等一众看热闹的目光下,与荷兰水手进行着一场斗殴。

下一幕戏,或许会发生在京城,比如当着西洋诸国的面,“天子斥责、罚俸三年”。

李欗此时终于搞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