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三七七章 隐喻(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七七章 隐喻(下)(4 / 6)

爱卿就没法避嫌。能选的南洋都护,全都和爱卿关系密切,避不避,已无意义。”

“如今已是五月,今年冬季,可以出兵吗?若今年冬季出兵,何日结束?出兵之际,与荷兰国的贸易,将会损失多少?是否可以恢复?是否会影响一些专攻出口紧俏货物的工匠生计?”

“此事,非卿不可与朕谈。”

“而至下南洋、立军镇、制方略、谋汉唐西域诸国之匍匐……以上种种大政方略,天佑殿与枢密院,当与朕共议。”

“但若在南洋如何管制、如何与西洋人打交道、如何恩威并施叫南洋小国不敢又不臣之心,如何临机决断……这就需要一个在前线总管的人。非靖海宫出身不可。”

“爱卿昔年欲效张博望、班定远。但平准一战后,当以九卿卫尉为任,在其位,谋其政。居于庙堂,一些一线的事,当应信赖新人啦。”

“朕阅《后汉书》,每每思及爱卿昔年博望定远之志,翻看的却不是班定远之传,却看窦孟孙之传。”

“窦孟孙久历大位,甚见尊贵,赏赐租禄,赀累巨亿,而性谦俭,爱人好施,士以此称之。汉帝以其晓习边事,凡边有警事,即被访及……爱卿当为之。”

皇帝一开始就用班超和窦固的旧事做比喻,实际上选的这个比喻也相当的微妙。

不巧妙,却微妙。

历史上,真正名副其实的冠军侯,一共两位。

一位封狼居胥、一位勒石燕然。

勒石燕然的那位,叫窦宪,不是窦固窦孟孙。但两人是本家,传记也是一起的。

霍去病的例子,不是太好,皇帝不是很喜欢用。

一来天妒英才,霍去病早逝。二来霍去病有个“好”弟弟。

刘钰年少从戎,征罗刹、平准部、伐日本,皇帝心里觉得自己要比汉唐,总是自己演戏觉得刘钰可以当他的冠军侯。

而当初刘钰去漠北与罗刹谈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