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六五零章 钓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五零章 钓鱼(4 / 6)

廖寒辉自端着一杯酒,来到图前,当真有那么指点江山的气度。

不过刘钰只觉得感慨,同样都是铁器农具,同样没有机械,同样的百姓,几乎差不多的生产力水平。

同样的工程,不同的组织能力,放到后世关于淮河入海的灌溉总渠,也就是一个地级市的动员水平。

同样是铁锹、土筐、清河口水平的枢纽,一个地级市展开动员,11月开工,5月完工。

而放在此时,需要举国之力,需要拿出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数年不能有大动作的举国之力。要调集全国的资源,南洋的米,辽东的豆,京畿的铁,松江府的钱,甚至还要去荷兰借款。

举国的动员力量,堪堪比得上日后的一个地级市。

前一世见多了大工程,此时廖寒辉虽然激昂慷慨,指点江山,刘钰却没那么兴奋,只是静静地听着。

入海运河通道,经过的地方,正是这几年下南洋人口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大灾的阜宁。

新河要从高家堰引水,走淮安、阜宁,然后入海。

日后,还要修一条三道堤,拦在黄河和新河之间。

按照廖寒辉兴奋的介绍,将会把阜宁等灾区,变成灌溉良田。

当然,虽然是在苏北干活,但其实最高兴的,应该还是安徽。

淮河水灾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前朝加大顺的保漕运政策,使得洪泽湖越来越高,上游水流不畅,稍微下雨就必然发水。

下面堵住了嘛。

而且,不用保漕运了,从明朝就开始的“保北不保南”的黄河策略,也基本上可以废弃了。

不过,安徽的事,刘钰管不着。

但从廖寒辉的介绍里,刘钰心里一个“钓鱼执法”的计划,渐渐成型。

阜宁,就是上次大灾下南洋时候,逼刘钰不得不搞纯粹“扔钱”的青苗贷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