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六五一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五一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一)(2 / 6)

包括漕米。

运输之外的问题,才是问题。

比如漕米,要考虑没有海军情况下的海盗风险、考虑西洋人直接突袭长江口截断漕米直接南北分裂的可能。反倒是运输的安全性,是最低的优先级考虑。

盐也一样。

运输不是问题,运河就算没了,运输也不是问题。

问题是在现有政策下,与运输配套的缉私、检查机构,才是大问题。

大顺朝廷里都是些顶尖人才,科举那可真是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能考科举当状元的,你让他们自小学算数几何物理化学,也基本都是一把好手。

主要是学的那些玩意儿不行。

但真正为官的时候,学的那些玩意儿基本用不上,还是要靠实践积累。他们是聪明人,自然想过许多种改革措施,尤其是盐政的改革。

但之前都不能用,不敢用。

因为朝廷的首要选择,是稳定。

比如大顺的废漕改海,刘钰当初打定的主意,就是等着黄河决口,淤死运河,不得不走海路。只不过皇帝看到大顺下南洋之后,看到海军已经有保证之后,主动尝试了改革而已。

这属于意外的果决,在刘钰计划之外的意外之喜,本以为要等黄河决口呢。

现如今,盐暂时还没出大问题。

皇帝却在看刘钰的英夷茶税论,眼睛不断往地图上海州、扬州的方向瞟……

似乎,有那么点“一个羊是赶、俩羊也是放”的意思,反正废漕改海之后也要改动,不如一块都改了得了。

但究其本质,却不是这个原因。

盐税。

对前朝大明、大顺的重要性,排在首位的,不只是盐税本身。

而是作为一种“紧急财政”,这才是盐问题这么重要的根本因素。

大明和大顺不能搞国债的原因,刘钰已经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