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寒门崛起> 第八百三十三章 义利之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三十三章 义利之辨(2 / 4)

勤于技艺,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不分贵贱先后。”朱平安微微摇了摇头,提出了与这个时代主流观念不同的观点。

这就是时代的差别了。

虽然在明朝,商人的地位已经好多了,不过跟现代还是没法比。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几百年后有个商人会被全民称为“爸爸”,他们更想不到几百年后西方强国的财团政治......

“可笑,焉能不分贵贱先后。荀子有言:为事利,争货财,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

又有一位官员起身反驳朱平安,一脸少年郎你的思想很危险呢的表情。

“就是啊子厚。商人重利无义,为人所不齿。《礼记·王制》曰:工商‘出乡不与士齿’,就是明证。”紧接着就有官员附和。

这些官员骨子里都是根深蒂固的大文人思想,满脑子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当然,之所以有这么多官员站出来奚落朱平安,还有站队的原因。

朱平安是太仓一案的揭幕者。

太仓一案牵连众多,很多官员都被罚银罚俸,严党中就有数十位官员被罚银,李默一党也有多人被罚银。在场众人就有不少人被罚了银子,或者亲友有人因此被罚了不少银子。

如果不是朱平安这个丧门星,我也不会被罚银......这是很多被罚银官员的心声。

可以说,朱平安以一己之力几乎得罪了小半个官场。

当然,当听说朱平安自己也被罚银时,众多官员稍稍出了心里的一口恶气,活该,自作自受了吧。后面听到朱平安被罚破产被迫去经商时,心里面更是一阵舒爽。

当得知,朱平安经商做的还是臊臭的猪下水生意时,更是忍不住嘲笑不已。

状元郎乃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千军万马之中一马当先过了科举的独木桥,好比是鲤鱼跃了龙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