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高武三国:我大哥是刘备> 080 刘备的疑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80 刘备的疑惑(3 / 5)

《英雄记》记载,公孙瓒自号为伯,三人者为仲、叔、季。富皆巨亿,或取其女以配己子。

与公孙瓒至交的刘备,早年的个人气质与统治手段,与公孙瓒高度相似,对商贾也有特别的偏爱。

中山大商苏双、张世平;徐州大豪糜竺、糜芳;均是富甲一方的巨贾。

在宗法专制社会体系中,“财富体量”与“社会地位”并不挂钩。想要在大汉获得一席之地,其家族或“通经(儒教经典)”,或“仕宦”。

简而言之,想要获得政治地位,要么得是“学阀”,要么得是“门阀”。类似糜竺那种“单纯有钱”的商人,严格意义上属于富有的贱民,政治地位极低。

如果糜竺生在河北,无疑会被许攸、袁谭等“贪鄙之徒”吞没家产;如果糜竺生在中原,又有曹洪、刘勋等“豺狼无厌之辈”在磨刀霍霍。

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多寡无关,与州郡的直属上司有关。如果没有公孙瓒、刘备、陶谦等人的庇佑,糜竺等人的命运,大抵是家破人亡。

于是,商人只有依附公孙瓒和刘备这类寒门军阀自保;反过来,刘备和公孙瓒通过庇护商人,拓展统治基础。

按《后汉书》记载,公孙瓒“母贱”。按《蜀书》记载,刘备“家道败落,织席贩履”。

虽然公孙瓒挂着“家世二千石”的名号,但因为母亲卑贱,而几乎没什么地位;刘备自诩“汉室宗亲”,实际却是冢中枯骨。二人都不得不奋起自强,结交一切可结交的力量,

刘备的公孙瓒的出身,很难获得世家大族的拥戴,因此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求豪商富贾的金援。

同时,有钱而缺乏社会地位的商人,在乱世中无力自保,也正巧需要公孙瓒、刘备这类“寒门军阀”的庇佑,双方遂结成利益共同体。

因此,这四类军阀(名豪、大侠、富室、强族)之中,“名豪”与“强族”属于阳光下的强权,被世家大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