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276章 徐州刺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6章 徐州刺史(3 / 5)

,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读书的成本等各方面全面降低了下来,最终才能应运而生。

实际上,科举的雏形,在南北朝梁武帝萧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这个笃信佛法的皇帝,在前半生极为圣明,他看到世家门阀垄断阶层,专门修建国学,设立五经博士,而且专门建立招收寒门弟子的五经馆。

最重要的是,寒门子弟免学费,食宿全部都是朝廷支持。在五经馆内学习的寒门子弟,只要精通其中一部经书,经过考试后就能成为基层的官吏,成为基层公务员。

而且,萧衍多次亲自去讲学。

这意味着所有的寒门子弟,等于是天子门生一样。

不论是科举的雏形,亦或是天子门生,这些不是一蹴而就,是一步步演化出来的。

陆玄要做的是先打根基。

大范围的推广科举,本质上不现实,会相当的困难。先形成星星之火,才有燎原的机会。

而且,陆玄还有杀手锏。

他懂得印刷术、造纸这些方面大体情况。要说印刷术多么复杂,实际上不怎么复杂。如今的匠人,欠缺的就是最后一层纸捅破。只要是捅破了,你就觉得,实际上也就这样。

譬如造纸,现在也有造纸术,如今制造的左伯纸,纸张和质地都不错。

可是,距离后世的纸张还差一些。

你不捅破也就那样,原材料的选择少。实际上你捅破了原材料的选择和方向,一切就更加的简单。只是碍于时代的局限性,很多人要突破这一层眼界很难,因为根本想不到,或者没有这灵光一现。

可是,陆玄知道。

陆玄要兴教育,他有足够的手段来推进。

鲁肃听完陆玄的话,心中佩服,赞叹道:“主公的安排,是一个可行之道。虽然时间长,可是一步步的安排,不断的选拔寒门,培养寒门,卑职是赞同的。把曾经辉煌过的寒门培养出来,解决了豪强大族的问题,再进一步惠及更多的百姓,才是真正的开启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