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552章 三喜临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2章 三喜临门(2 / 4)

看好袁绍,不看好曹操。可是李通果断拒绝了刘表,更杀了袁绍的使者,把袁绍送来的印绶也一并交给曹操表明心迹。

官渡一战厮杀凶猛,曹操陷入绝境,豫州更是全线叛乱,刘备也亲自到了豫州搅乱局势,李通却犹如定海神针坚守,扫荡贼匪,平定汝南局势。

官渡一战结束,曹操论功行赏,进一步提拔李通为汝南太守、都亭侯。

建安十四年,关羽水淹樊城,荆州陷入绝境,曹仁拼死抵挡关羽。当时,曹操人在汉中,整个曹操麾下无力驰援的时候,李通又调集所部的兵力,去荆州驰援,却病死在路上。

曹丕继位后,追谥刚侯。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不是早早的病死,必然成为魏国南方的一根定海神针。

只是,李通死得早了。

李通虽然是游侠儿出身,却是定力深沉,有远见和目光。从始至终,他就是认定了曹操,纵然曹操不断遇险,李通都从未改变。

尤其是官渡一战,当时整个许都内部和汝南地区,大多数人都背弃曹操,在这样的一群人中,李通的坚守更是尤为可贵。

周瑜对李通非常的赞许,在李通投奔后,一直把李通带在身边培养。因为李通最大的缺点,依旧是读书不多,这是汉末大多数武将的通病。

除了大家族出身的人,武将都是不通兵法,全是野路子。

周瑜问道:“文达,最近你读《孙膑兵法》,读了一半没有?”

李通面对周瑜的询问,打起精神。他的年纪比周瑜更大,可是,对周瑜是打心底的佩服,更把周瑜当作自己的老师。

如果不是周瑜一点一滴的教导,他不可能先读《孙子兵法》,再读《孙膑兵法》,以及还要读其他的诸多兵法韬略。

这是他的短板。

李通恭敬道:“回禀大都督,末将读到了《孙膑兵法·八阵》这一篇。只是,还有诸多的不懂,没有能够彻底领会这一篇。”

周瑜严肃道:“读书,要不断的通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