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1805> 第二四九章 直接上电子管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四九章 直接上电子管吧(3 / 6)

来看,如果五笔输入法也对键盘物理分区,也可以四键同击,直接出字。

这其实就是速录机的打字法。

多键同击,一次一字。

甚至左右手各四键同击,一次两字。

同时,这种设计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理论上的编码容量会大幅度的降低。

后世电脑上的五笔输入法,总共使用二十五个字母键。

四键之间区分顺序,能够使用的编码总数量就是二十五的四次方,总共三十九万多个。

如果把二十五个键分成四个物理分区,容纳的编码数量就变成了四个区的键数的乘积。

六乘以六,再乘以六,最后乘以七,总共也就一千五百多个编码。

这是绝对不够用的。

朱靖垣的设计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朱靖垣参考林语堂的设计做了改动,但是忽略了林语堂的打字法和机器设计是一体的。

林语堂的键盘总共七十二个键,分成了三十六个首码、二十八个尾码、八个选字码,三个区域的键数相乘,能够容纳八千零六十四个编码。

朱靖垣只要三十二个键,平均分成四组,每组八个键,编码容量就是四千零九十六个。

四千多的数字,能够容纳全部一级常用汉字,能够满足写日记和书信的日常需求。

但专业性上仍然完全不够。

在衙门办公和商业环境下都不够用,更不用说文学创作和出版相关机构了。

所以工部的工匠们提建议,增加按键数量和对应的编码容量。

主要是增加小滚筒每个面上排列的汉字数量,对应所属按键区域的按键数量。

对应按键增加到十六个的话,就有总共八千一百九十二个编码了。

也就能够容纳世祖皇帝钦定的《通用标准汉字表》中的所有汉字了。

世祖皇帝重新统一天下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