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直播巡湖:开局邂逅白鱀豚> 第52章 泽南芦菇好样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泽南芦菇好样的(1 / 4)

掀开赵巍家芦菇大棚的门帘,一股湿热气息扑面而来。

大棚顶部遮阳,只有底部四周留出一米多高的透明采光带,为芦菇提供生长所需的散射光。

“大家看,巍哥他家种的,是我们芦菇里面,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品种。”石毅蹲下身来,指着地上密密麻麻生长着的小蘑菇介绍。

这种芦菇同样非常小巧,茎干非常纤细,上面的伞盖薄而平,小的只有指甲大小,大的则和功能性饮料瓶盖相仿。

它的颜色比纯粹的金黄要暗淡少许,但同样可爱诱人。

[宝石海星:今天看到的两种芦菇,还有毅哥家的黄金菇,颜值都很在线啊。]

[乡愁留不住:记得小时候去芦苇荡里,见过这种菌子,味道很美,但要捡上一篮的话,很耗时间。]

[荷塘月色:为什么说它很有代表性呢?它和一般的菌菇有什么不同?]

石毅认真察看了一下弹幕,笑着点头:“[乡愁留不住]这位朋友看来也是湖乡长大的。”

“这种芦菇,名字叫做:胶状鳞伞菌,原本是生长在芦苇地里的一种野生菌,种植大棚里是见不到的。”

前两年,泽南县实行产业转型,开发芦苇为基质的芦菇产业,但最开始种的,都是已经技术成熟的食用菌。

“比如说平菇、香菇,以及我家的黄金菇,峥哥家的黑皮鸡枞,等等。但说到底,这些都是大众化的菌菇。”

“要真正打出芦菇的牌子,形成独特的影响力,就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奠定行业地位。”

于是,泽南县政府牵头,有条件的芦菇企业参与,邀请省农科院、省农科大等科研院校,提供技术指导,开始在当地寻找新的菌种,开展驯化培育。

石毅采下一朵胶状鳞伞菌,在镜头前拨弄了两下:“我们最终培育出了三种新的菌菇,这种芦苇荡里的无名小菌子,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