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959章 :持续报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9章 :持续报道!(2 / 4)

,询问八宝梁村的考生们用的是什么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

还有人则是询问八宝梁村的补习班今年还开不开了,他们也想将自己家的孩子送过去,花多少钱都行...

在接到市民群众大量的反馈,再加上刘成在八宝梁村采访的时候也多次听那边的知青们提到复习资料的事儿,他当即决定针对这些复习资料做一篇专题报道!

于是乎,在1月11日,省报的头版再次刊登了一篇名为《5万7千考生金榜题名,塞北省是怎么做到的!》的报道。

这篇报道是以省电视台发布的那则“全省22万考生,通过文化科考试的有5万7千人,比例居全国之首”的报道为切入点,对这事儿进行了分析。

要知道,自古以来塞北省这边就是文化弱区,这个自古甚至于可以追溯到科举制度最早实施的隋唐时期。

至于近代以来就更不要说了,塞北省虽然算不上文化荒漠,但也差不多。

大多数时候,这里的考生都属于那种被人照顾的类型,完全没办法和南方的那些文化强省相提并论。

但就是这样一个文化弱省,却在今年的高考中大放异彩,近四分之一的考生通过文化科考试,就算是向来出状元的江浙地区都比不上今年的塞北省,创造了一个高考奇迹。

以至于这则报道刚刚出来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以为是搞错了,塞北省怎么可能力压京津冀、江浙沪等地呢?

但省电视台属于绝对的官媒,他们的新闻稿那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绝对不会出现假消息,更何况高考这种全民关注的事情,更不可能出错了。

于是乎人们便忍不住想要打听一下,塞北省这边到底是怎么做得到的呢!

而省报的这篇报道给出了答案!

根据撰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刘成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塞北省沾了上山下乡的光,囊括了全国适龄考生中最优秀的一批人才。

塞北省属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