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奋斗在新明朝> 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2 / 5)

,实现它却很难,足以让到目前为止所有金融行业经营者望而却步。

首先,需要在开通汇兑的两个地方都具备强大金融实力,说白了就是在两个端点上都要有足够雄厚的资本承担起业务。两个地方缺一不可,否则与原来的经营范围局限于一地的老式钱庄银铺没有区别。

这年头大部分都祖祖辈辈居住一个地方,即使很多商人走南闯北,也很难同时在两个地方扎下根基、形成势力,以至于可以互相兑支的。

其次,要有足够的信用,信用是根基。这个信用,一是指的开展异地兑支的两个地方银铺之间互相信任,二是指的客户对这许诺异地兑支的银铺也抱有信任,少一个就办不下去。

后一种信用还是好办,但要做到前一种两地之间互相相信则是很难。互相了解才有信任,不了解就没有信任,以这时代的通信条件,在远隔千里的距离之间,很难做到互相了解。

再李佑上辈子那个时空里,大约一百年后财雄势大的晋商办票号时,采用了总号分号的模式,各分号都是一个东家,互相之间自然不存在信任问题。

但李佑并不想效仿这种模式,他没有这样的财力,也没有积累出足够布局天下的人力。当然,大明有大明的特色,他李佑也有他的办法。

明理报一连三期大肆在首页上炒作金百万与惠昌银号之间的合作前景,极尽吹捧、称赞之能事。在这种本时空独一无二的媒体轰炸之下,吹皱一池春水变成了暗流涌动。

却说高大员外这两曰一直缠着金百万,定要请金百万引荐了去见李佑。作为热衷于与权贵官宦交游的人,高员外发现李大人值得去结交,又有金百万这个中间人,当然不会放过机会。

不过金百万想起李佑的话,有意压了两曰,这才带着高长江去见了李佑。

虽然李大人的态度十分冷淡,若即若离,仿佛只是看在金百万面上才拨冗一见。但他心里一直在盘算,明天的真理报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