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越境鬼医> 第四百五十六章 禁毒典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六章 禁毒典范(1 / 6)

一月二十五日上午八点,一辆满载着各国新闻和摄影大巴和三台豪华越野车,在四辆满载着缅军士兵的军用吉普车前后护卫下,徐徐离开大其力市北郊。

宽阔的大巴车箱中部右边座位上,两个东方人长相的记者坐在了一起,靠窗位置上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浓眉大眼的帅小伙,他正是中华通讯社驻缅甸记者站的李京;三十五岁模样,慈眉秀目,戴着副无边眼镜的斯文人,则是加拿大人权组织下属的《国际瞭望》画报社驻缅甸分部的摄影记者吴恒。

由于工作的关系,两人见过几次面,但是到目前为止,李京都一直以为吴恒只是个缅甸籍的华裔。

车队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穿过孟帕雅镇前行二十多巩俐后,便从凹凸不平的公路转上了刚刚竣工的平整的马路上。

没有了颠簸的困扰,车上的各国记者开始欢快地交谈起来。

五米宽的道路,加上两边各七十公分的坚固路基,加起来不到七米宽,但从车上看起来,并不让人觉得窄小,平整坚实的砂土路面,让车子行使得十分地顺畅。

进入山道三公里以后,郁郁苍苍的密林和延绵逶迤的群山,令人神清气爽,目光开阔,沿途随处可见珍稀树种和参天大树。

四十六岁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怀特情不自禁地大声缅甸待了五年了,还从未见过施工者对自然环境保护得如此完美的!

他的感叹立刻引了车上记者的强烈共鸣,大家对道路建设者和规划者能够如此细致地保护公路两侧的林木,全都出了由衷的赞叹。

当记者们获知这条路是中国四川一个建筑公司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修好时,所有人心中都肃然起敬,“世界上没有中国人修不通的路”这一名言,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李京用普通话向身边的吴恒低声叹道:“这片大山要是放在我们国内,估计要不了两年就会被砍光。其实别说这样的路,就算再陡峭再崎岖地路。也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