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三百六十四节 剧变(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四节 剧变(2)(2 / 8)

封奏疏是晁错上的。

名字很直白——请削诸侯王御史中丞。

自刘濞死后。跳的最欢的就是晁错了。

这位御史大夫。似乎一点也不满足打败了吴楚的成就。

他要再接再厉,继续削藩大业,不过,在经历一场战争后,他似乎也不再直接提及削地了,改为削官了!

不止是要罢免掉诸侯王们的一些官职,不再设置。更要收权。

把原先诸侯王们可以任命的官员级别从两千石直接降低到四百石。

四百石以上。统统都要长安来任命。

说实话,这个疏很不错,道理也摆的很明白。

原来刘濞之所以敢造反,就是因为他权力太大,朝廷管不了,所以,为了防止再出现第二个刘濞这样的逆贼,应该收权。罢官,削减诸侯王的权柄。还要加强监管。

只是,前脚刚打到刘濞,后脚就动诸侯王的奶酪,这让刘启非常犹豫。

正因此,他纠结了两天,不断的找人商议和探讨。

经过吴楚造反之后,刘启也开始不愿意再弄出吴楚那样的乱子了。

更重要的是——太尉周亚夫提兵平灭了吴楚。

倘若万一再逼反一两个诸侯王,岂非还得太尉上阵?

几十万兵马放在一个异姓大臣手里,时间久了,会不会出问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话刘启虽然不知道,但刘氏过去五十多年的历史,用血和生命,告诉了每一个坐在皇位上的天子,枪杆子,必须捏在自己手里!

不然,自己随时都可能是第二个诸吕!

是以,吴楚刚刚平定,地方还没肃清,他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下诏,让驻荥阳的大将军窦婴打着慰问的旗号,跑去吴地,持天子节‘看望慰问前线将士,有功之臣’。

想着这些事情,刘启也感觉有些疲惫了。

于是,吩咐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