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两百一十一节 儒家的反击(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两百一十一节 儒家的反击(1)(2 / 4)

迎合当政者,这是儒家的天赋。

况且,儒家现在,其实也不歧视工匠,至少,儒家并不歧视木匠和铁匠以及那些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匠人。

歧视工匠这种事情,至少现在的公羊派不会去做。

无论董仲舒还是胡毋生,门下匠人子弟出生的门徒都不少。

但那句话,却像是一柄利剑,深深刺进了他们两人的心坎。

儒家之中,除了荀子学派外,其他所有派系,都是崇古的。

三代之治,三王五帝,就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和依托。

法家喊出这句商君变法的战斗缴文,实际上就是对儒家宣战。

“你要战,我便战!”公羊派的儒生,一直就是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从来没有人可以在打了他们一巴掌后,还能奢望得到原谅!

当然了,受限于规则,儒家现在是拿法家没什么办法。

“等到了明道和论述阶段,吾等必让尔等酷吏下不来台!”董仲舒在心里想着,计划着。

嘴炮这种事情,儒家会怕谁?

讲大道理,这是儒生的天赋专长啊!

然而,长辈能这样去想,年轻人就未必了。

特别是公羊派的年轻人,都是血气方刚的耿直boy。

“春秋以大义,岂容法家乱之!”董仲舒的得意弟子吕步舒在握紧了拳头在心里想着,然后他就与自己的几个师弟们私底下议论了起来。

“吾辈受春秋大义,安能忍法家之乱道?”师兄弟们自然都是义愤填膺。

公羊学派,有两个核心。

一是大义,二是夷夏。

大义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发乎文字而至于心灵。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教育弟子,都是将《公羊传》里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剖开来,讲解孔子和先贤们,为何要这么去写,为何要这么去记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