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五十五章 借还是不借,这是一个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五章 借还是不借,这是一个问题(3 / 11)

万士和赶忙说道:“陛下,这万万不可啊,私掠武装商船就等同于海盗,岂有纵容海盗之理?天下有道,才有德;天下有德,才有仁;天下有仁,才有义;天下有义,才有礼。道、德、仁、义、礼一体也。”

大明和泰西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黎牙实所言的高道德劣势在短期冲突内,确实是劣势,可是长期去看,则是高道德的优势。

“可是,一旦泰西的私掠被广泛允许,大明和泰西的海贸竞争,会陷入劣势之中。”朱翊钧面色凝重的说道:“朕为大明天子,自当先思虑大明切身利益所在,泰西商船可以劫掠大明商船,大明商船却无法劫掠泰西商船。”

“难道要在泰西私掠船劫掠之时,对他们讲道德仁义礼吗?”

万士和这个帝党,在这个时候,却表现出了他的骨鲠之气,陛下的语气已经十分严厉了,但万士和仍然没有妥协,他俯首说道:“陛下,海洋和草原一样,都是靠拳头讲话的,他们在自己的地界如何,大明鞭长莫及,但到了大明的地界,就得遵循大明的规矩。”

“陛下,绵延二十年的倭患,就是教训。”

万士和这话的意思是提醒,大明颁布私掠许可证,那大明的五大远洋商行自己都得打起来,那还谈什么开海大业,大明海域遍地都是海寇,那漫长的海岸线,就不是财富,而是祸患了,到时候又是一场波及东南沿海的倭患。

大明律法不保护泰西商船,这是早就确定好的,毕竟在华夷之辨的框架下,番夷连人都算不上。

朱翊钧沉思片刻,语气和缓了一些说道:“大宗伯所言有理,那就不颁布私掠许可了。”

对于大明而言,私掠许可证,的确是弊远大于利的政策,因为大明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虽然地方上有竞争,但完全没有到生死相向的地步,大明两百年国祚,至少大家都认可自己是大明人。

私掠许可,反而会增加内耗,完全没有必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