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叉车厂的人有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叉车厂的人有问题(2 / 7)

了。

罗厂长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算工人不想来义安这边上班,但现在人家厂长带技术工来帮忙一个月,也不用让人家直接回去吧。如果带来的都是技术工,那只要叉车其他的配件足够,一个月能多生产几十台呢。

“罗厂长,要不就让他们学一下车身制造要求,然后就让他们回连城去,在那边加工然后运输过来,最多多一些运输成本。”

这次说话的是赵主任,他虽然没在地方企业怎么待过,但也是见过很多世面的。工人不愿意背井离乡,这的确很正常。但吴峰身为一个厂长,叉车厂又不是一个新厂,连一点技术工人都带不动,这不现实。

这年代人的别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很讲奉献精神的,哪里需要去哪里。

听到赵主任的话,罗成好像有些明白了。这应该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现在汽车厂班子的人怀疑吴厂长带人过来表面上是协助生产,有可能只是来学技术,完成自身的叉车升级的。

而且上面也有这个意思,罗成的汽车制造厂,叉车造型的确好看,出口的话代表着脸面。但出口订单都忙不过来,国内自身也需要叉车,而这分厂就担任国内叉车的产出任务。

但现在可能有人想搞小动作了,有可能是吴厂长,也可能是连城那边的地方单位。当然了,吴厂长说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说不定就是有人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其他城市工作,又说动了同事。而一些同事见别人都不愿意去,也跟风说不愿意。

不过真要打着光学技术不愿意接受调配的话,那吴厂长算是打错了算盘。汽车制造厂这边,几乎什么车型都是实行流水线生产的,不是全程组装都参与的人,根本不会清楚各细节。而叉车厂那边的师傅,恐怕都是从头到尾都要学的人,否则一个叉车厂一个月才十几辆的产量,效率太低了,唯一的可能就是徒弟没学会之前,打个螺丝都要师傅在边上盯着。

所以罗成否定了刘科长和赵主任的意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