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十三章 两宫听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 两宫听政(4 / 5)

,绝不会也不敢玷污皇子这一片无暇赤子之心。

所以,尽管蔡确和章惇想到的主意,确实惊世骇俗。

却也是当前,唯一的解。

两人对视一眼,蔡确就对章惇道:“子厚,你我二人,分别去与宰臣言说此事,尽快拿定主意!如何?”

章惇拱手一礼:“右揆所言甚是!”

于是,两人分头行动。

章惇去找王珪、李清臣、安焘,蔡确去寻韩缜、张璪谈话,顺便和两个翰林学士沟通意见。

一切都很顺利。

虽然王珪有心反对,可他提不出任何代替的意见和具备可行性的方法,没办法就只能表示:老夫虽不敢苟同,然而,子厚不妨一试!

王珪也是没有办法!

再拖下去,大宗正和嗣濮王,就该从景灵宫来到御前了。

况且,王珪明白,他一个人独力难支。

于是,在蔡确、章惇的合力下,很快的,三省两府的宰臣们,统一了意见:可以一试!

就连两位翰林学士,也在大体上表达了赞同意见——邓润甫和曾布,虽然都对蔡确和章惇的办法不是十分满意,但眼下也就只能这样行事了。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在这里干等着吗?

传出去,别人怎么看待他们?又如何议论他们?

要知道,此刻就在福宁殿外的回廊里,还有六部大臣在候命呢!

吏部尚书曾孝宽,礼部尚书韩忠彦,户部尚书王存……

这三个人,每一个都不好惹,都在朝野内外,拥有巨大的舆论影响力!

曾孝宽,故宰相曾公亮之子也。

韩忠彦,更了不得!

韩琦韩忠献之子!

至于王存?社稷名臣,以清廉、任事著称,朝野内外,都有无数拥趸。

这三个人,都在外面等着,他们肯定也都在打探着、关心着这殿中之事。

于是,群臣不再犹豫,集体起身到了帷幕之前,分作两班,持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