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人生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人生路(1 / 7)

“向阳,你这双水湾发展的好啊,要是所有生产队都能像双水湾一样,咱们国家何愁不富强?”

张自强背着手,对着旁边的孙向阳说道。

两人刚刚从研究所出来,里面的一切,让张自强感慨不已。

不亲眼来瞧瞧,谁又能想到,在双水湾这个偏僻的山沟里,竟然搭建起了一座碳纤维研究所。

“不现实,双水湾发展靠的是煤矿,剪纸画,未来还有研究所,这些资源,都不是普通生产队能有的,大部分的情况都是靠着种地,所以田地才是普通老百姓的根本。”

孙向阳摇了摇头。

就跟曾经的双水湾一样,想吃饱饭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而双水湾的成功,也不具备复制性。

不过等明年,应该就会有所好转,毕竟一旦分田到户,老百姓的积极性也将彻底被调动起来。

可就算如此,九成九的农村,也只是靠种地罢了。

甚至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外出务工变成了主流。

听到孙向阳的话,张自强沉默了片刻,有些吃力的点了点头。

双水湾以前如何,他也是知道的。

别的生产队状况,他更是有所耳闻。

再看看双水湾的煤矿,剪纸画,的确没法复制。

这也让他的心情有些沉重。

“只是靠种地,苦啊。”

张自强不是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类型,此刻不由心生感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农村除了种地,也有一些别的发展方向,比如说县里决定推动种植枣树,这种经验完全可以推广,因地制宜,种苹果,桃树之类的,县里或者生产队甚至可以成立罐头厂,一些地方还能发展养殖,草药等项目,不过这些,都得有人指导,解决后患才行。”

孙向阳想了想说道。

这已经是最简单,也是比较靠谱的一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