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三百九十二章 寻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二章 寻思(1 / 13)

就在高逊志还在思忖张宇初口中的“光明”是何意时。

“汝方才言道,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

张宇初笑了笑,承认道:“说的确实不错。”

辩经哪有上来承认对手是对的?高逊志神色微微一凛,不知对方是何意图。

“但依我看来,说的还不够透彻。”

张宇初缓缓言道:“天下之理一也,岂容有二?要我说来,心即理也!万事万物只有此一理,也唯有此一理!以此天理解万事万物,迎刃而解。”

前半句的“天下之理一也,岂容有二?”来自《朱子语类》,而这后半句,则是原封不动地把高逊志刚才的嘲讽给还回去了。

这里就要大略提一句,原本两人是在辩论王霸之辩,如今跑到了天理和私心上,是不是跑题了?答案是不跑题。

因为按照辩经的默认规则,关于“道”或者说“天理”,是压过一切的最高命题,是所有命题的本源和根本,其余的无论是工夫论、本体论、心性论、有命论、认知论都是下面的分支命题,而所有的这些分支命题都是可以追根溯源到“道”或者“天理”上面的,换言之,一切命题基本都是由“道”或者“天理”衍生出来的。

如果天理有了新的说法,那么高逊志根据天理衍生出的王霸之辩的“天理、人伦、纲常、私心”这些说法,自然会被从根子上推翻。

但是,但是说吧,这事虽然不违规不跑题,可一般没人去动“天理”这玩意啊!

高逊志按照自己快攻的风格,刚想张口反驳,然而话到嘴边,却突兀地咽了回去。

他琢磨着,这里面是有陷阱。

因为按常理来说,《朱子语类》里的这句话,不是这个意思。

“天下之理一也,岂容有二?”的正确解法,是朱熹在说“理一分殊”这个大原则的事情,这里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