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非洲创业实录> 第三百七十六章 水铁联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六章 水铁联运(2 / 4)

展,加上之前东非一直在改造当地的环境,所以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在卡盖拉市已经属于即将竣工的项目。

而项目竣工的同时,卡盖拉市的农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吃到了红利,最直观的就是新开辟的成片农田。

目前国际粮食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不过比七十年代要好一些,七十年代末粮食价格就已经有所回升。

一方面是美国,沙俄等国家减产,一方面是东非国内工程建设和人口增长消化了一大部分。

不过粮价暴跌,受损失最大的并不是这几个重要粮食出口国家,反而是万里之遥的远东帝国。

恰逢上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远东帝国北方也遭遇了重大灾情,旱灾和饥荒波及了十三个省,数百万人受灾。

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这个时空的远东帝国情况还是好一些,因为东非之前吸纳了大量人口,灾情没有像前世一样达到千万级别。

而这次波及整个远东帝国北方的饥荒,也促成了东非在七十年对远东帝国粮食出口的新高,在农业危机时代,勉强收回一点成本。

因为淮海经济区的原因,远东帝国在北方多少开发了一些工业和矿产,自然也就便宜了东非,实际上也就是些煤矿和纺织品。

更主要的则是贷款业务,不过也仅限于淮海经济区内,毕竟不同于武装殖民,东非在远东帝国面前反而不如英法等国话语权大。

“从五年前开始,东非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转型为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更加向几个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汇聚,我们卡盖拉市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不断扩张农田面积。”

东非农业生产越来越规范,顺带着各地更加因地制宜的种植合适的作物,而大湖区的水稻种植面积更是甩开东部沿海平原,这也意味着未来该地区发展受限。

种粮是比较没有前途的事业,这一点会越来越成为共识,不过大湖区未来发展应该也不会太差,虽然卡盖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