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第159章 炼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炼铁(2 / 3)

出借三个月粮食,不仅能够救活很多断炊的乡民,让会吸引更多乡民团结在农会下,让农会一直保持影响力。

等到离开总会的院子,李毅有些头疼。

虽然如今农会已经遍布米脂县,加入农会的乡民足足有五万余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组织,可随着局势的恶化,如何管理饥饿的乡民,也是个大问题。

好在私盐生意牟取了暴利,能够换成粮食补充农会的农仓,救济饥饿的乡民。

可是延绥广阔土地上还有十几万饥民没有救济,没有粮食,正在生与死的界线上苦苦挣扎。

想到接下来夏收将到,李毅预感到,这个火药桶很可能会在那时候爆炸。

想到这里,他心里迫切的想让从三百人扩充到八百人的碎金军尽快形成战斗力。

战场训练是一方面,武器装备也非常重要。

而不管兵器还是甲胄,都需要炼铁。

李毅返回居所,搜寻着自己脑海里的知识,想要设计出一款高炉。

如今大明的产铁量虽然遥遥领先,但是因为铁矿石杂质多,煤炭含硫量多,生铁质量并不好。

而要想冶炼出上好的铁水,就需要能够除掉杂质的高炉。

只要上好铁水打造的兵器,才能更加锐利耐用,制作成火铳,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不至于炸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李毅不会让手下官兵拿着粗制滥造的明军兵器,上战场杀敌的。

高炉炼铁在后世的教材上也有,在高炉中进行化学反应,进行脱硫和除杂质,进而得到上好的铁水。

可是理论是一方面,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毅将高炉的结构设计好,趁着这几日军务不多,召集了范永年找到的匠人,开始建造高炉。

因为碎金镇有许多人力可以调用,所以很快就造好了一个小型高炉。

通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