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完美人生> 第四十八章 火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火了(2 / 7)

因为……它居然就那么红了!

《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在国内乐坛,被习惯性的归类为乡谣。所谓乡谣,介乎民歌和民谣之间,比民歌更偏向流行,又比民谣要更加自由奔放。而且,在流行音乐这个概念肇始之初,它就有了自己的第一首代表作——《长城谣》。

八十年代初,刘明亮的一首《故乡遥》红遍大江南北,这种纯粹的讴歌家乡、回忆家乡的歌曲,带着浓烈的时代风味与家园乡国的情思,带动起了整个八十年代流行歌坛的乡谣大热。在那个十年里,是飞翔乐队最最鼎盛的十年,但占据歌坛主流的,却是乡谣。而刘明亮更是以自己一系列的经典乡谣作品,稳稳地坐上了国内歌坛的头把交椅!在他之后,还有民歌王子赵信夫的崛起,以及甄贞的横空出世!

虽然即便是在那十年的乡谣大热里,其实还是难免泥沙俱下,精品有,佳作有,但水平一般的作品却更多。而且,在持续了几年的热潮之后,随着创作上的衰退,随着刘明亮开始转向更趋舒缓的民谣,随着赵信夫越发的专注民歌,随着甄贞开始全力开拓美式的乡村民谣,乡谣这种明显带着中国风味的流行音乐分类,迅速地衰落下来。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这个市场上,除了几大高手还偶尔有那么一两首可以听得入耳的乡谣作品之外,几乎已经没有人敢去碰这个类别了。甚至,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有音乐人和乐评人喊出过“乡谣已死”的话。

事实上,市场风向如此,才是从赵美凤到郑长生等人,都对廖辽坚持把这首歌作为专辑第二主打表示担心的最关键原因。

然而,乡谣真的已经死了吗?

显然不是。

乡谣的十年大热之后遭遇寒冬,并不代表乡谣已经不被听众所喜爱了,事实上,正如美国人爱听乡村一样,这种充满了民族特色的家国情思,充满了个人情怀的故乡之恋,这种强烈的诉说欲.望,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