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一世吉祥> 第393章 故友之和谈(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3章 故友之和谈(下)(1 / 5)

张博虎代表南楚提出的议和条件,简直就是个笑话。

然而,张博虎或许是个性情偏执的疯子,但绝对不傻。他有他的无奈,他有他的难处。

夏帝明旨诏令杨致全权主持和议,两国罢战议和之事早已天下皆知。张博虎此番又郑重其事的单独列为一项条款提出来,并非多此一举。这样一来,夏楚两国就摆在了地位对等的位置,事关国家体面,多少为南楚挽回了一点面子。

第二条提出让夏军全线后撤,退至上年八月之前的两国实际控制线以内,那便意味着随州、荆州、安庆、抚州等地都要退给南楚。虽说吃进嘴里、吞落下肚的肉断无吐出之理,但站在南楚的立场上来说,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一味的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当然不太现实。所以南楚才提出第三条,愿意支付大夏军费六百万两作为补偿。

正如杨致所言,两国和谈就好比做生意,我可以漫天要价,你可以就地还钱。常人交恶谈判,尚且不可能直接亮底摊牌,何况是两国交战?生意都是谈出来的。

乱世之中诸国或出于利益交换、或一时达成妥协订立盟约或和约,实乃家常便饭。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才是乱世争雄之道。布什冤枉萨达姆偷了他家的高压锅就大打出手,你能说他不讲道理么?若要撕毁一纸和约,想找个理由实在太容易了。

孰强孰弱,那是明摆着的事。张博虎的议和条件一经说出,连楚军书吏都臊得满脸通红。杨致就更不在意了。

杨致真正在意的,是张博虎递交的“议和条件文书”。

因见张博虎眼神有异。当即展纸一阅:“杨兄惠鉴:吾自幼丧父,家贫无依。在外颠沛流离多年,蹉跎半生,一事无成。如今方知,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

“吾自认小有才具,然空怀壮志,无力回天。唯有尽人事而随天命,誓与大楚共存亡尔!拙荆虽是谭相之女,却纯良温淑。犬子张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