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唐朝小官人> 第四百四十二章:经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二章:经营(2 / 3)

,流回了神策府。

原来李令月以为,花费这么多钱粮,去征募人手务工,实在是一件亏本的买卖,可是细细思量,却发现全然不是这么回事,神策府给壮丁的价格不低。还有孟津的工坊给招募来的匠人和学徒薪俸也不算低,至少比寻常种地要多的多,这些人从乡间解脱出来,反而成了神策府和商贾们眼中的香饽饽。以往他们只是单纯农户的时候,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自家吃自家的。谁也不碍着谁,可是一旦务工,就势必会有余钱。生活方式也开始改变,看到了外头世界的男人,便晓得了读书的重要,于是平时省吃俭用,总要供子弟们读书,而要读书,就少不得进太平学,李令月的学费虽是童叟无欺,可是利润还是可观的,子弟们读了书,就免不了要用笔墨,要购买书籍,于是乎,笔墨纸砚的工坊也应运而生,雕版印刷的工坊也渐渐兴旺。

工坊兴旺,意味着神策府的商税增加,更不必说,男人们在外头,妇孺们需要畜力耕种。

这种连锁的反应,犹如蝴蝶翅膀一般的扇动起来。

李令月近来倒也读了许多事,因为商贸的发达,除了一些打发时间的话本之外,许多经营之道的理论书籍也开始大行其道起来。

那些个读了书的人,真要琢磨起事儿来,竟还真是一套一套,各种商贸的理论百花齐放,其中有一种理论,李令月如今最是认可。要兴商贸,首要的是制造出一批‘富民’,因为唯有富民才愿消费,但是这种富民,又有别于寻常的豪门,他们只是已经脱离了农户的生活方式,开始长期聚居于城中,有一门手艺,或者是有一门营生,虽然不能发家致富,却能够保障自己衣食无忧。

而这样的人,往往就是消费的主力,农户自给自足,就算勉强攒了一些钱,也是不肯消费的,不消费,这么多的工坊的货物卖给谁去?可是大富之家,虽然消费能力惊人,可是毕竟他们是金字塔上的人物,高不可攀,也不可能人人如此,而且他们消费的多,可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