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官> 第五百一十六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六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上)(2 / 5)

疏在几位阁臣中间传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次辅刘吉手上。与此同时,其他人各怀心思或者说不怀好意的看向刘吉。

热刘棉花沉吟片刻,又重新看了一遍这两份奏疏。其中一份是苏州知府所上的:

“府内近日传言,钦差方应物欲变乱祖宗成法,重税于民。当此流言四起之时,方应物不肯分辨明白,似有默认之意,欲以诡术图利,致府内人心不安。士民不能乐业。又,东南三吴之地,乃国家钱粮之根本也,当求稳为上。断然不可因人而乱”

而另一份则是苏州府士绅联名所上的陈情表,由苏州府代为呈送,辗转送到内阁这里:

“吾府向来重赋。去岁又经大水,正值人心板荡之际。生民无不祈望朝廷雨露恩泽。近闻钦差欲行苛政,实乃雪上加霜。乡间无不惊惧,唯恐钱粮不周便成束手就缚者”

在每天多达上百的章疏里,这事说大不大,也就是地方官民告御状而已,文渊阁里诸公都是老手了,处置此类事情驾轻就熟,三言两语就能快刀斩乱麻的做出决断。

但这事说小也不小,因为涉及到钱粮重地苏州府。更敏感的是,当事人方应物是文渊阁里某人的女婿。

所以几位阁臣没人先说话了,实在没法快刀斩乱麻,便抱着后发制人或者看热闹的心思,齐齐瞅着刘棉花。

刘棉花反复看了两遍,这才抬起头,面无表情的说:“这封奏疏,先在我这里放一放,且容我深思熟虑一番。”

天子可以将奏疏扣在不放,这叫留中不发,是表示一种政治态度。而宰辅大臣自然也能暂时压着奏疏拖延一下,不过前提是不能耽误事情,否则就等着被围攻弹劾。

原来是想拖延时间么其他阁臣在心里默默想了想,便暂时放下了方应物被弹劾此事。

这个坑,如果刘棉花愿意跳进去,他们很乐见其成。他们才不怕刘棉花拖延时间,这事不可能糊弄过去的,迟早要处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