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一九零二> 第二百三十章 东北形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章 东北形势(1 / 6)

“徐先生受委屈了,陈某在此先行赔罪。”陈文强摆了摆手,示意两个保镖兼押送先行退下,他坐在徐世昌面前,亲自倒了杯茶递过去。

不知道徐世昌是被绑架来的,还是被威胁而来,反正是一肚子气。他哼了一声,侧转脸,不说话。

“国家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外部形势又是如此恶劣,行差走错便陷国家于分裂或动乱。”陈文强娓娓说道:“文强不得已,才请徐先生前来为国家出力,为万民谋福。方式有些不妥,徐先生大人大量,亦当体谅理解。余最敬佩的是徐大人的爱国热情,‘必示人以不可攻,而后人不攻;必示人以不可欺,然后人不欺’,此话正与文强相合……”

东北三省为清朝之发祥地,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至清末,在徐世昌上任时,东三省在十年之内连遭俄国、日本两强三次大洗劫,国土大片沦丧,几乎成了两强的殖民地,民办凋残,疮痍满目。徐世昌赴任东北后进行了全面考察,并要求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方案。

徐世昌首先针对其不治之原因——“以治兵之职,而辖管理民事之官,所务不同,利害亦异,隔阂既甚,牵制斯多,其终乃无一利之能兴,无一弊之不出”——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确立总督一人负责制。“举三省全部应办之事悉以委之”,“以一人之力总集群策,复以全国之力倾助车隅之地”。设行省公署,所属各司与督抚一起共同办公,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建立起高效率决策机构和运行机制。同时也适应了推行清末新政的要求。

他还强调值此非常之地、非常之时,非改革无以图存。为惩治腐败、更新吏治,徐世昌还推行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付诸实施。与此同时,他还大力招贤。尤其重用具有真才实学的留学归国人才,并向全国招揽第一流的时务人才,使东北三省“一隅之地,人才济济”;对贪官污吏则严厉打击,杀一儆百。上任数月,即查清并处理案犯数十起。

徐世昌在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