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我独裁> 第172章 妲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妲己(2 / 7)

虽然具体图纸还没有出台,但整体构架已经确定好了。

新舰确定为万吨级大型装甲巡洋舰,采用猎人级大型装甲巡洋舰的万吨级船体设计,弥补国内在建造万吨级船体方面的经验不足的空白。

新舰舰体搭载4座双联装203毫米40倍径主炮,按照全部中轴线方式布局,舰艏舰艉各两座,采取背负式方案。二号和三号主炮采取升高炮塔基座方式,这样在炮塔转动时可以和一号、四号主炮拥有相同的射界,便于安装统一火控系统。取消副炮系统,只搭载12座76毫米速射炮,用来防御鱼雷艇。

装甲方面,安装王辰浩提出的重点防御的指示,强化重点部位的装甲厚度。主炮装甲、司令塔装甲、弹药库装甲、轮机舱装甲、水线带装甲、总调度室、火控室、侦讯室等关键部位进行装甲特别加强处理。为了降低装甲总体重量,以及降低新建的综合排水量,按照重点防御的方阵,魏翰将新舰其他部位装甲重量进行缩减。

为了迎接无畏舰时代的到来,王辰浩需要做太多的提前准备工作和相关测试。其中重点防御项目提前上马也是为了将来在无畏舰上进行该项目而提前试验和准备。

目前全世界海军界除了王辰浩之外,无人知道这种划时代防御思想的好处。美国海军在1911-1912年间进行的火力试验表明,以前的战列舰,即前无畏舰的传统防护体系的中等厚度装甲无法防御无畏型战列舰的大口径穿甲弹。美国海军因此在内华达级战列舰的防护设计上做了具备时代意义的重大革新。内华达级战列舰采用了当时颇具争议的被称为“AllorNothingArmorScheme”的装甲防护设计(称为“重点防护”),其主要设计特点是,战舰的非重要部位减少或没有装甲防护,而重要部位则得到最大限度的装甲防护。重装甲防护区域集中在主炮塔、轮机舱以及指挥塔等要害部位上,还加强装甲甲板和弹药库的防御装甲。这种设计思想一战后才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