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宦海龙腾> 第009章 教育,不是产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9章 教育,不是产业(2 / 8)

是财富终于逐渐体现,“穷不过教授、傻不过博士”等不正常现象也得以改观。

教育产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知识界得到尊重,而教育系统的资金也得到比较充足的保障!由于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教育产业化之初,根本没有预见到形成后来复杂的局面,社会[***]风气也漫延至教育界。如今的教育界拜金主义开始明显起来,一切活动围绕着财富来进行,而忽略了教育是民族素质之源。特别是高等教育,民办大学以蠃利为目的可以理解,而公立大学和中学居然也加入这种赚钱游戏,孩子们成了唐僧肉,这将导致许多贫困家庭望学兴叹,相当多的华夏人在人生起步阶段,就被市场经济规律淘汰,这是不令人信服的社会规则,因为大家没有处在同一个起跑线,违反了社会给每个公民尽量提供公平、公正的原则。有人说这不是政斧的义务,萧宸从来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倘若这都不是政斧的义务,那么政斧的义务是什麽呢?

大姑萧茉在九八年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之前,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对于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研究甚多,对其中的纰漏之处更是洞悉明了,刚才跟侄儿萧宸的一番恳谈,也让萧宸深刻地觉得,华夏的教育产业化不能再如此无规范的继续下去了。

通过刚才的电话,萧宸知道在大姑看看,教育从来不是产业和产业部门。高等教育同样是国家(政斧)作为义务主办的社会公共事业。教育产业化就是商品化,而教育是不能作为商品买卖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即商品化,不仅使绝大多数人更多地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而且会扩大贫富差别,并加剧、激化社会矛盾。因此,所有国家都没有把高等教育产业化,我国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不能把高等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不是新思想、新理论,在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中重新泛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其实萧宸对华夏在教育事业上的一些做法私底下是不赞成的,尤其是打着国家还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