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海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内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内阁(1 / 5)

沿海各地开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了新的船寮,开始建造各种通海用的海船,其中以近海常用的沙船和适合远洋航行的福船以及坚固耐用的广船这几种船型为主,体积也越建越大。

最初刚开始开海禁的时候,各个船寮以及新建的船寮因为船匠手艺不成熟,大多只能造二百料左右的海船,但是随着各地船寮的船匠们的手艺提高,船只建造的也越来越大了,从四百料开始,到七百料八百料,船桅从单桅到双桅,现如今到三桅甚至四桅,使得海船的性能也越来越高。

当然这些船寮之中的翘楚,还是要算海狼集团旗下的那些船厂,在于孝天北上控制了朝局之后,海狼集团旗下的船厂便开始在陆上沿岸设立分厂。

他们现在泉州和香港建立了两座造船分厂,接着又在松江府建立了一座分厂,后来又在青岛设立了一座分厂,当承天元年的时候,于孝天刚刚收复辽东,他们便第一时间跑到了旅顺那边,在后世大连的地方,建立了一座超大型的船厂。

而这一步干的可以说是非常之漂亮,因为自宋元开始,中国航海业就一直在发展,南方大批的森林被采伐,然后造成了船舶远航于各地,到了明代之后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整个南直隶一带都已经找不到可以造大船的大树了。

现如今随着海禁开放,南方建起了大大小小的船寮,对于木材的需求就越来越大,现在南方造船所用的木材,要么是从南洋进口,要么从台湾岛进口,海南那边也是一个木材出产之地。

但是这还是无法满足各大船寮的需求,只能从四川采伐木材,然后再走长江放木排出长江口,运到船寮之中供造船之用。

而且木材还需要一个干燥的时间,采伐的木材最短的需要干燥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一些硬木甚至需要两年以上的干燥时间,才能用于造船,否则的话强行造船使用,造出的船只也无法保证结构强度,下水之后会出现变形开裂,弄不好就发生沉船事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