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抗战之钢铁风暴> 138章 尾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8章 尾声(2 / 4)

拉上去。

若是算上李杜,马占山这些人,此时在奉天城跟日军拉开阵线的大军超过十万人。在兵力上比起日军还要占有微弱的优势。能在惨烈的消耗战后,抗日联军还能保持这样的规模,并且还大多维持了一定的战斗力,也是在座这些人对姜立服气的原因。

“多谢大家的信任,关于撤退方面,我有个想法,后面奉天城的巷战已经不需要这么多人了,另外撤退也得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不能一窝风的往后撤。既然大家现在还愿意留下来听我说,那我就最后再安排一下吧。退往吉林,黑龙江的每旅补充200万发子弹,另外我再调拨107门大炮出来,迫击炮有310多门,你们看着分一下,至于炮弹,每个旅可以带走2万发。另外还能匀出大概两万六千杆步枪。”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按照原来姜立计划的,

能把奉天的机械全部运走,

再运上必须的一部分粮食就足够了,甚至在关键时刻姜立做好了舍弃一部分物资的准备,不过后来随着抚顺,本溪,以及鞍山合计不下三十万的劳工加入后,运输的大军绵延数十里,再加上奉天城这边的战事进展也不错,又从黑龙江,吉林调用了不少马车。姜立便连同炮弹也运走了五六万发,子弹两千万发。另外原本准备在紧急时刻丢弃的一些大炮,以还有奉天兵工厂的重炮组件也被运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除了支援黑龙江,吉林一部分外,已经足够满足奉天城接下来的战事需要了。

“司令高义。”马占山顿时动容无比,向姜立拱了拱手道,奉天兵工厂是姜立抢回来的,这段时间在弹药,食物的供给方面,虽说不是十分十美,但总体上还是让人满意,而眼下姜立竟然能拿出如此数量的军械,如此气量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了。这些军械可以说极大的解决了各部弹药不足的困难,还有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补给问题。

“如果不是见解不同,

还真想跟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