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宋王侯> 第四十二章 庆贺大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庆贺大典(2 / 5)

上阁门处列队,等待庆贺大典开始。

赵光义到得已经算是迟了,需要参加庆贺大典的文武官员已经到了大半,两间阁门中站满了人,却是鸦雀无声,呼吸可闻。谁也不敢乱说乱动,宰相亦是如此。御史和阁门使们就在边上盯着,若有大声喧哗,或是站错班次,不是当即被喝斥,就是朝会结束后,被弹劾砸到头上。

其实大宋的官儿最初很少有懂规矩的,赵匡胤刚称帝的时候,每逢早朝,朝臣们在大殿上连座位都有,这些大臣当初和赵匡胤都是同事同僚,彼此熟得很,哪谈得上什么敬畏,尤其是其中大多都是粗鲁武夫,大大咧咧毫无规矩。每次早朝,大臣们什么坐姿都有,还有翘着二郎腿的,一一个个交头接耳,那大殿不像大殿,倒像乱烘烘的土匪山寨聚义大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赵匡胤看着不成样子,便撤去了百官的座椅,可是百官站着还是一样管不住嘴巴,照样挤眉弄眼交头接耳。赵匡胤又想了一个办法,改革官帽,把大臣们的官帽两边都加了长长的帽翅,这一来两个大臣彼此之间有帽翅隔着,至少得有两三尺远,不要说交头接耳不方便,便是站姿不标准,那帽翅歪歪斜斜的都特别难看。到了这一步,哪怕再粗心的大臣也明白了天子的意思,渐渐的也就守起了规矩。

时至今日,大宋开国十多年过去,早已法度森严,各项礼仪制度参照历朝历代,逐渐完善。

赵光义默不作声的从后向前走,东班的官员各自躬身退避,为他让出路来。赵光义脚步不停,只在罗公明处微微顿了一下,向后者笑者点了点头。罗公明没有吭声,也只是面无表情的微微躬身回礼。

想到这四个月以来,自己趁着皇兄和赵普不在,放下架子,不断向罗公明示好,但后者总是当面尊敬,背后却对自己敬而远之。赵光义心中便对罗公明生出杀机。

自从三年前那人出现在自己府上,与他进行一场密探之后,他便开始暗自结交文武大臣,且在各个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