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715章 三个平等原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5章 三个平等原则(2 / 5)

体系的替代。就有了王朝更替和治乱循环。

帝国制度下的农户是以一盘散沙的状态存在的,他们力量微弱,反抗官府压榨的收益很微薄,却面临着杀鸡吓猴的巨大风险。在这种个体反抗风险远大于收益的利害格局之下,只要能凑合活下去。退缩忍让通常是农户的最佳生存策略。小农经济对贪官污吏的耐受xìng很强。对帝国官僚制度的适应能力很高,直接结果便是支持了帝国的统治方式—就好像耐粗饲的家畜品种支持了粗放的牧养方式一样,小农经济也支持帝国粗放迟钝的管理,并且间接抑制对帝国统治方式的耐受xìng较弱的工商集团的发育。另外。小农经济对贪官污吏的承受能力又孕育了导致帝国崩溃的隐患。由于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比较容易得逞,这个集团的收入水平较高,这就激励更高比例的人口加入贪官污吏的行列,激励压榨程度逐步升级,直到十羊九牧的生存危机出现。引发大规模的暴烈反抗。

小农经济的分散自给特xìng决定了农民阶级以两种形态交替存在:和平生产时期的一盘散沙状态与造反时期的集团状态。对造反集团状态的敬畏决定了统治集团对儒家规定的正式秩序的敬重,对一盘散沙状态的轻视又导致了鱼肉百姓的潜规则的盛行。王朝建立初期,农民造反集团的余威尚存,儒家正式秩序实现的程度偏高。承平rì久,潜规则在软弱可欺的零散小农的土壤上成长发育,儒家秩序的基本均衡被逐渐破坏。在这个过程的末端,则是循环出现的帝国崩溃和随之而来的无zhèng fǔ状态,以及逐鹿中原的军阀混战。而在争夺天下的混战中,最终获得竞争优势的体系。又势必属于驾轻就熟,无须冒险试验的帝国制度,这是战争效率最高,社会认同最广的制度。于是,帝国制度再一次出现在新一轮王朝循环的开端。

吕布不想重复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的老路。一心一意谋求家天下的万万代,却跟任何dú cái统治一样无法长久,顶多维持两百年,短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