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皇后之死> 曹宫母子惨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曹宫母子惨死(2 / 3)

,亲笔写给“在押的那个女人”的一封可怕的情书,曰:“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人宫,汝自知之。”

伟能,是曹宫女士的别号。刘骜先生称呼得如此亲热,却要把她毒死,而且勉励她“努力”吃下,人生到此,夫复何言。曹宫女士看到了刘骜先生的便条,哭曰:“赵家姐妹果然企图独霸大权,掌握天下矣。我儿前额上长有壮发,跟他爷爷刘奭先生长得一样。孩子在哪里?恐怕难逃一死。求求你,想办法禀报皇太后(王政君女士)救孩子一命。”在狱吏强迫下,她服下毒药,毒发身死。呜呼,曹宫女士,她有何辜?然而,更惨的还是服侍她生产的六位宫女,她们被召人寝宫,出来后一个个面无人色,向籍武先生哭曰:“昭仪(赵合德女士)向我们说:‘我知道你们没有罪,但你们非死不可。

现在由你们选择:是自己了断,还是送到政府处斩?’我们自愿自杀。”自杀方法是上吊,六条绳索悬在梁间,她们遥向家乡的父母哭拜长辞,父母们仍在盼望他们的女儿在皇宫中,或许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如今一切结束。

没有人能救她们,只有一个人——刘骜先生——有这个力量,但有这个力量的人却正是凶手。另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曹宫女士乞求禀报的皇太后王政君女十,可是宫闱重重,杀机四伏,谁能去?谁又敢去?

——“壮发”是啥,《辞海》、《辞源》上都查不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国,迄今为止,仍没有一部够水准的辞典,使人叹气。我们只好瞎猜矣,《汉书》颜师古先生注曰:“发当额前,侵下而生,今俗呼为‘圭额’是也。”颜师古先生的“今”指的是七世纪,距现在一千三百年,已无法从“圭额”上去了解。“侵下而生”,可能是头发生得太低,也就是前额与发眉之间的距离太窄。依相书上说,前额不广,主少运不佳。不过这种解释,有点勉强,孩子初生下来,胎发若有若无,很难显示出明确的界限。可能是婴儿的头发本都稀疏柔软,只曹宫女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