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古墓密码> 第295章 水鬼无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5章 水鬼无数(2 / 4)

在不远处,我们找到了一条通向下方的石阶,角度有些陡,两侧没有护栏,只是看着就让人恐惧,更别提走在上面了。

在石阶前的两侧,立有两个与我们在鬼域石林见到的山神庙类似造型的东西,经过仔细辨识,我认出那是“阙”。

在阳宅的建筑中,阙大多只存在于皇宫等高级别的建筑门外,可用作望楼只用;而在阴宅的建筑风格中,阙则是墓道外的石牌坊。

阙用于墓葬建筑,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墓葬的发源史。

我们常常听说“坟墓”这一个词,一直以为就是单指阴宅,实则不然。

坟和墓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墓是死人下葬时的穴,坟则是指墓上的封土。所以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说盗墓普遍用“摸穴”替代,也有人说“倒斗”。

圣人孔子反对铺张浪费,给亡母下葬的时候,只保留了四尺封土堆,也就是当时的“坟”,用于标明位置,以保证以后可以找到埋葬亡母的墓悼念。若不是“百善孝为先”,圣人孔子恐怕连四尺的封土都不会设。

不过,后面的人却认准了这一点,将封土堆越建越高,越堆约大,甚至有的帝王直接以此为借口生生在平地堆出一座小山。

可是,即使这样,仍有人觉得不够。

堆起来的山,总是没有真正的山高,没有真正的山险,没有真正的山更醒目。

于是,在秦汉前后,开始出现了凿山而建的超大型墓葬,往往是皇帝才不大点刚刚继位,就开始给自己修建死后的安息之所。

这种凿山而建的墓,被称为“陵”,出名的秦始皇陵就建在骊山。

但是,这样还是不够。

当人们发现没有所谓的长生和仙丹之后,开始转而相信死后可以活在黄泉之下的另一个世界,但又不愿舍弃生前的一切,于是陵墓的设计开始根据死者生前居住的地方进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