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抗战之血染山河> 第八百八十章 慰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八十章 慰问(2 / 4)

,很多都没有经过军事训练,所以军事素养不高,连伪军都打不过。

而杨凌则是选派了一批教官过去,帮助他们训练士兵的同时,也暗中传播爱国思想,灌输国家至上的观念。

杨凌相信,只要经过他们教官整训过的部队,只要时间长了,肯定就会慢慢的归于他们游击队体系下,这就是温水煮青蛙。

这些抗日武装大多数都回到原住地,由杨凌派出军官去训练,而还有一部分实力较强的,杨凌则是将他们留在了淮阴整训,作为游击队的预备兵训练,准备随时整补进入他们的部队。

这些留在淮阴的抗日武装待遇虽然比不上杨凌他们的正规游击队官兵,但是也不差多少,不仅仅有军饷拿,隔三差五的还能吃肉。

所以即使他们的负责人不愿意,但是手底下的人都不愿意回去了,他们也很无奈,只能借坡下驴留在淮阴了。

而杨凌派去训练的军官整天和预备队的这些人待在一起同吃同睡,赢得普通官兵好感的同时也变相的架空了他们的原来的指挥官。

虽然他们原来的指挥官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现在部队已经带不回去了,先别说手底下那些乐不思蜀的官兵,他们的隔壁可是驻扎着足足一个正规的游击营了。

这个游击营的官兵都是跟着杨凌从小王庄一路打过来的,从当初的冷枪冷炮的袭扰小鬼子,到最后的正面作战,他们几乎都是全程参与。

这些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游击营的实力虽然打不过同等规模的小鬼子,但是对付一般的部队,那还是胜券在握的。

虽然杨凌吃相有些难看,但是总得来说,也算是收编了一大股力量,随时可以补充进入各游击营。

这些留在淮阴的各地区武装力量或多或少的和伪军或者小股鬼子打过,虽然败多胜少,但是也算是有作战经验。

所以针对他们的训练,更多的则是军纪方面和作战协同方面的,而不是像新兵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