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将血> 第九百五十章 思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五十章 思虑(1 / 5)

将近年关,宣抚使府邸门前也热闹了起来,许多人前来拜会。要说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过去,河东地方衙门已经渐渐完整,并运作了起来,那么宣抚使衙门却还没多少动静。

许多人心里也明白,宣抚使衙门是从大将军府转变而来,说到底,大将军还是出身军旅,对地方政务并不算热衷,所以于地方政务上,插手不多,就算派了一些人安插进知府衙门,据说也是应几处州府的知府大人所请,可见,大将军本人对于处理地方政务兴致寥寥。

这对于地方官吏来说,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宣抚使之下的都察使司,也一直不见什么动静。

朝廷上,连个风声都没传出来,也就是说,北地这里,一直是宣抚使衙门一家独大,许多人就想,如果到了来年春天,朝廷谕令还没到的话,朝廷的意思也就明朗了,河东将不设都察使司衙门?

这样一来的话,和其他地方可就大不相同了,要知道,大秦其他州府,军,政,还有督察地方官吏,清查地方冤案的都察使,巡风使,职权分明,相互牵制,也构成了大秦地方基本行政体系。

但在河东这里,宣抚使大人可谓是大权独揽,连都察使司都不见踪影,可见朝廷对宣抚使大人之信重了。

所以离年关还有多半个月,河东州府衙门的大人们便已经将年礼都送了自己亲书之笔墨,不善此道的,送些吃食用物过来,也没人会怪罪于你。

总的来说,大秦的官场之清廉,足可以称颂于世,这可以说是一种风气,建立起来不算太难,破坏起来,也很轻易。

本来,到得年关前面的时候,各处地方长官,定然是要到上官这里还亲自拜会,将一年中的所做所闻,都做个了结,朝廷考评,也就此下个定论的,之后还要聚宴欢饮一场,折腾来折腾去,直到年关,才各回属地。

但河东这里也是不同,宣抚使大人早就跟各处打了招呼,天寒地冻的,各人又都上任不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