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公子风流> 第二百零三章:横空出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三章:横空出世(2 / 5)

皇上和师傅虽然都是绝顶聪明,他们固然是自信满满,可是谁会知道会不会百密一疏,假若能及早用上转轮火铳,或许能防范万一。”

想到这里。郝风楼打起精神,连忙出了书房。书房外头有个府中的仆役小跑上来。道:“老爷请少爷过去。”

郝风楼摇头道:“我这儿有点事,你回去告诉老爷,就说我明日再聆听他的教诲,你现在去马房备马,我要出城一趟。”

这仆役犹豫了一下,却还是急急忙忙的去了。

郝风楼这准新郎官乘马出了城。轻车熟路的到了营地,其实在此之前,营地这边已经收到了郝风楼的书信,一些匠人的头目们聚在百宝楼里。正在磋商着郝风楼的所谓的膛线工艺。

百宝楼是匠人们的议事厅,木匠们花了两个月的功夫,耗费了不少人力建起来,一般遇到了一些大事,一些技艺或者地位较高的匠人们才会齐聚于此进行会商,在这里的每一次会商都会有专门的书吏记录,而后存档,将来可以作为一些参考。

十几个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铁匠此时聚在一起,分析着膛线的原理,膛线呈螺旋状,作用其实就是卡住铅弹,铅弹在遭受火药的巨大推力之后,随即便会沿着膛线飞快向前冲刺,在这个过程之中产生了某种惯性,最后铅弹以飞速旋转的方式自火铳里射出来,从而大大提高精度和冲击力以及惯性。

郝风楼写在条子里的所谓‘原理’,其实大家都懂,可问题在于,在火铳内壁弄出膛线显然不太容易。

大家聚在一起会商之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弄出膛线,只有两个法子,一种是所谓的铸模,另一种便是锉刀,前者很难,虽说铸模的技艺已经非常高,可是要在模具上弄出膛线的纹理,实在有些强差人意;至于后头的法子则是笨办法,直接用手工去刨出膛线,这不但使得膛线参差不齐,容易出现误差,而且费时费力。

讨论之后,没有结果,厅内陷入了沉默;而恰在这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