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猎击三国>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农庄构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农庄构想】(2 / 6)

这个雄鸡之冠。一定要纳入大汉版图!不为领土,也要为粮食!

对付这些原始土著,方法很简单:蚕食加结盟。

蚕食自不须说,反正这时代无疆无界,大汉的旗帜插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汉土。

而说到结盟,高句丽历年来也常这么干。高句丽岁时以十月祭天,国中大会,邀沃沮、邑娄、朝鲜、濊貊、三韩参与。名曰东盟。

马悍第一次听到“东盟”这两个字时,眼睛都睁大一圈——这高句丽,还真是……挺超时代啊!嗯,这是个好传统。辽宁郡将接过这杆大旗,将东盟继续发扬下去。

眼下大东北还是无主之地,圈地并不困难,难的是拿下土地之后。该怎么种?迁徙汉民,分发土地,赊以谷种。租以农具……不是不可以,但这里不是江淮,而是地广人稀的大荒原,这样的种植方式见效慢、可操作性低。而且东北苍莽而原始,猛兽出没,土著部落杂处其间。莫说一家一户,就算是一个村庄,安全都难有保障。

很自然的,一个与东北紧密相联的字眼跳入马悍的脑海:大农庄。

在后世,东北农垦,学的就是大江对面的老大哥的集体农庄。在黑龙江这片沃野千里的膏腴之地,没有比这种模式更合适的了。

有了合适的土地,合适的制度,更要有合适的人,于是马悍想到了国渊。不得不说,马悍还真是找对人了。

国渊,在历史上就是曹魏的屯田校尉。当初曹操采纳枣祗之策,实行屯田制,让国渊主持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增减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百姓数量,设置官吏,明确考核的办法。仅用了五年的时间里,就使粮仓丰实,为曹操在与吕布角逐中最终胜出奠定坚实的后勤基础。

也正因有了充足的粮食,曹操才敢接下献帝朝廷这个烂摊子,最终得以挟天子以令不臣。若是早两年,曹军自个还要往粮食里掺人肉充饥那会,就算献帝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