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烈明> 第一百零七章 原来如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七章 原来如此(1 / 6)

转眼间已是崇祯十二年的一月初二,新年第一次的朝议整整持续了两天。如今的大明朝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内阁阁臣司礼监的掌印秉笔诸位太监六部的主官齐聚一堂,讨论计议对骂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竟是没有对目前糜烂的局势提出丝毫的有建设性的意见。

清军岳托部入寇山东,一路势如破竹,这让主战派又找到了向杨嗣昌等宣战的大好时机。而宣大总督卢象昇率军与清军多尔衮部大战于三府,更是让使得主战派官员的腰杆愈发的硬朗起来。

卢象昇以三万残兵,抵御多尔衮五万铁骑将近三月的时间,将清军左翼牢牢的拖在了河北,使得清军不得不放弃之前的会师战略,转为各自为战,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这便是不小的胜利。

但杨嗣昌高启潜之流,却迟迟不肯救援卢象昇所部。剿贼前线,张献忠罗汝才等虽已归降,但闯贼李自成却率残兵与官军周旋于商洛山中,洪承畴孙传庭迟迟没有进展。或许便是杨嗣昌的授意,洪孙二人虽然得到朝廷的命令,却一直拖延着未曾向京师靠拢。在主战派的眼中,这分明便是抗旨不遵阳奉阴违的表现。

而招抚张献忠和罗汝才的熊文灿则向朝廷提出了难以接受的条件,索要大批的金银和补给以安人心。可如今的朝廷哪里拿得出来数目如此庞大的钱粮。如今的太仓库,空的可以跑老鼠。而崇祯却不愿意接受文武的建议,以内承运库,也就是内帑银来应急。

朝议混乱不堪,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不过,有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卢象昇在河北的血战,杨嗣昌之流已经不敢再将和议的提议再在朝堂上堂而皇之的提出来了,一切只能在私下中进行。

朝议结束,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曹化淳并没有理会杨嗣昌的挽留眼神,而是自顾自的出了乾清宫。对于杨嗣昌递来的橄榄枝。曹化淳并不是没有看到。而是,他杨嗣昌这个时候才发现他这个内廷第一人的存在,未免有些太晚了。

杨嗣昌和高启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