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深空之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文明的脚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文明的脚步(2 / 5)

果然!这个宇宙中从不缺乏生命,生命总是能最大限度地进化,以适应母星的环境。

而“智慧”,本质上是一种环境适应能力的表现。

如果该星球的环境足够进化出大型多细胞生命,并且“智慧”确实能帮助增加生存能力,那么“智慧”出现的成功率便大大提升。

这是宇宙社会学家们对尼克斯生命进行观察后,得到的修正结果。

按造这种道理,“智慧”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它的出现实际上有一定的必然性,一定程度解释了“宇宙中并不缺乏智慧”,也即“自然选择学说”的另一种推广。

星球上生物的多样性越多,诞生智慧的概率也就越高。

“不过“智慧”一般不会出现该星球食物链的顶端物种。”

对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来说,“智慧”这个属性对生存加成,远远不如“强壮”重要。

譬如说老虎,它本身就是食物链的顶端,能够猎杀几乎任何生物,所以愈发往着“强壮”这个方面发展。

在同等体型下,越强壮、越敏捷,越能够增加捕杀的成功率,获得更多的食物。

“注意了,是同等体型下!并不意味着体型越大,越强壮越好!霸王龙放在非洲草原,绝对会活活饿死!”海格尔教授的这句话引起了一片笑声。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不仅仅适用于地球,而且适用于各个类地行星或者更广泛的区域。

所以了,猴子这种生物,上不在天下不着地,莫名其妙将属性点加在了“智慧”上,然后经过种种巧合,进化出人类。

“……各种巧合从初期看是小概率时间,但在百万年、千万年的时间演变下,出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所以一定程度解释了宇宙中文明的普遍。”

按照这种推理,这样的智慧物种不会是星球中最强的生物,它必须要有更强的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