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天下珍玩> 第186章 繁体简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繁体简体(2 / 4)

呼文成抬了抬手,“老古啊,你对这俗体字有什么看法?”

此言一出,呼风一下子觉得不对劲儿了,因为呼文成没说“简化字”,说的是“俗体字”。

其实,俗体字自古有之,简单来说,就是和书面写法不一样的流行于民间的字体。在古代,当然没有繁体字和简化字之分,只有正体字和俗体字之分。正体字就是合乎书面规范的,俗体字就是不合规范的。

俗体字的笔画往往比正体字要少,应用自然就方便,千百年来流传不断。其中相当一部分,在汉字简化时,被作为简化字取代了原来的繁体字。

笔画的多少,对于书写的人来说,体会最深。不过,在纸上写还好说,毕竟多来两笔,费不了多少力气,但是要在石头上刻字,少上几笔,那可是少费不少功夫!

俗体字在碑刻里出现,不少是因为工匠偷懒。因为俗体字虽然在民间出现,但是碑刻毕竟是相对严肃的事情。

比如,同一历史时期的两块魏碑,如果这个工匠认真勤快,那么可能刻上的就是“壽”“齊”;如果工匠偷奸耍滑,那么就有可能刻上“寿”和“齐”。

对比这两个字,不难看出,繁体字确实不好刻,密密麻麻,十分繁琐。所以,工匠偷懒刻上俗体字,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字有史可考,确实在南北朝时期已经作为俗体字出现。唐易回忆的,正是这个,模模糊糊想到了之后,便基本可以确定了。

古之哉看向呼文成,正是在征求意见。呼文成此时也没办法,这块魏碑确实没问题,所谓简化字,只是俗体字,很容易解释,所以只能让古之哉说说了。

“我看这块魏碑是没有问题的,这两个字,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作为俗体字出现,肯定不能当成是赝品的论据。不过,虽然是真品,但却不是精品,刀工有些急促,不够圆熟。”古之哉说道。

呼风愣了半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