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设(6 / 10)

外,朱瞻基要求工部积极研究下水设备的改进,争取以后在每一个街坊建设一座水塔,供应整个街坊的日常用水。

在这项技术突破以后,能建设五六层的单元楼,大大提高应天府的土地利用率。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不能将房屋变成商品,如果将房子变成了商品,整个社会的秩序也大乱。

最好的办法是将房子变成身份等级,并且让人一眼能区分开来。

如今的大明,有皇室,宗室,勋贵,官员,士子,百姓(商户,农户等),现在还多了海外学子,使节,雇佣。

除了服饰,房子同样要成为区分身份的重要标准。

朱瞻基一边要求工部和礼部对各种规制的建筑进行标准划分,一边发布命令,在整个大明境内,对城市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且叫停了各种新房建设。

每个不同的地区,都应该有不同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要求实用与坚固,能够长久保存。

在后世,城市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国内的很多地区,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东部还是西部,房子都几乎一模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的新鲜感。

这一点是不可取的,这样虽然能省了一些心思,但却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果一个城市一个模样,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与特征,那么过个几百年,全国的旅游业发展,将会远后世更加火爆。

更重要的是,每个城市的下水道建设,首先要提议程,建设一座城市,首先不是要建设的多漂亮,而是要具备强大的功能。

不能一下雨淹成河,一段时间不下雨,又开始缺水。

城市建设需要具有前瞻性眼光,不管是绿化,排水,垃圾处理,水电供应,道路建设,都应该预留下充足的空间。

应天府应该称为一个样板,成为整个大明的样板,让其他地方的城市,都初步具备后世的城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