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九十八章 目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八章 目标(4 / 10)

各地的揭榜给吸引了注意力。

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因为国泰民安,学子的数量增加了十倍有余。

洪武元年,全国参加会试的学子只有两千人,这些人几乎每个人都被授官。

到了永乐二年,参加会试的学子超过了一万人,而且因为靖难之役的耽搁,那一年的会试人数达到了一万四千九百三十八人,差六十二人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随后每年的会试人选屡屡升,应天府的大明贡院,一共修建了两万个号房,供全国的学子考试。

而且,大明的科考并不仅仅是一科,仔细分来,总计有五十一场分类考试。

只不过,除了科考,其他学科的考试,考的大部分只能为吏,不能为官。

像太医院的医生,户部的会计,刑部的捕头,兵部的武状元,工部的工匠,他们都是通过这种考试晋升为吏的。

也是说,大明其实不缺少专业人才,只是将儒家的地位抬的太高,压制了其他学科的为官之路。

明朝第一次会试,录取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但是到了永乐年间,录取率直接跌到了百分之十左右。如今每一届的会试,总人数大约一万六七,选出的三甲进士人数都在一千三百人左右。

而且,这还是经过了县试,府试,乡试之后淘汰出来的学子。

按照乡试的录取率大约在百分之五左右,可以算的出来,大明的秀才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举人的总人数也超过了两万人。

八月下旬的揭榜,有人欢喜有人愁。而大多数举,并且决定参加会试的举人们,一个个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到京城备考了。

明年春天的会试,太孙殿下加了海外时务和算学,虽然例不大,但是这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学子们来说,多学一点东西,也更有把握一些。

而所有关于海外时务,还有算学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