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魏宫廷> 228.第228章 :祀天(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8.第228章 :祀天(二)(3 / 6)

收取祭品了。

不多时,那些柴薪便熊熊燃烧起来。

而与此同时,礼部的官员们,则开始宰杀那三牲,即一头牛、一头羊、一头猪。

赵弘润不清楚那些操刀的主事们是不是庖厨出身,他只感觉那些人简直厉害非常,三下两三就将那三只牺牲给剖解了,颇有些庖丁解牛的意思。

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庖解三只牺牲的过程中,那几位是先放了血,以至于从头到尾,白净的高坛上竟丝毫没有沾染鲜血,这在赵弘润看来,简直就是鬼斧神工。

而待等那几位赵弘润怀疑是庖厨出身的礼部主事们将三牲庖解之后,东宫太子弘礼走了过去,将这三只牺牲的内脏取来,逐一放入身后几名礼部官员手中那垫着红绸的漆木托盘中,后者将其呈于祭桌之上。

之后,又有些礼部官员走了过来,手托着比方才还大一号的漆木托盘,同样是垫着红绸。

而这回,东宫太子弘礼便拾取了三只牺牲身躯上的肉,同样放置于托盘之上。这回这些礼部官员,则直接托着托盘,将其放入了那堆薪火之中。

赵弘润在旁看得困意连连,在他看来,直接将这些牺牲、贡品全部丢入薪火不就得了么,还非得弄出个先后顺序的规定。

正如赵弘润所想的那样,祭天仪式中对于向上天呈献牺牲、贡品的过程,是有一个先后顺序的,而且,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丢入薪火,比如三牲,就只截取躯体上的肉,以及内脏,像头、足、尾、骨头等部位,是不被祭献的。

若是赵弘润有兴趣的话,可以在事后拿一条牲腿回去烤熟啃啃,或者带几根骨头回头煲个汤,在大魏的风俗中,这叫做『赐胙』。

而且用于祭祀的酒,他可以喝几杯,那也有一个祥瑞的称呼,叫做『饮福』。

总得来说,都是比较好的。

事实上,那些围观的大梁百姓之所以对这类祭祀大典如此重视,其实也是想着在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