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民国之文豪崛起> 227【内外妥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7【内外妥协】(3 / 4)

委员,摇身一变成为黑龙江省长,这便宜占大发了!

会意结束后,张作相留了下来,以长辈的身份说道:“六子,你这回做得很好。切记,你现在是东北的主人,做事不能像以前那样冲动。”

“学良谨记教诲。”张学良道。

张作相突然笑问:“让不在东北的奉军先易帜,这主意谁帮你出的?是个人才。”

张学良指着会议桌上的《菊与刀》说:“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周赫煊啊,我知道这个人,”张作相低声道,“六子,你要当心杨宇霆,此人最近很活跃啊。他拉帮结派,串联文武官员,恐怕以后会尾大不掉。”

“我知道。”张学良无比头疼。

张作相拍拍张学良的肩头:“言尽于此,你自己看着办,我先走了。”

“我送你。”张学良亲自把张作相送到大门口。

等张学良回来行至花园,寿夫人{张作霖五姨太}截住他说:“汉卿,治丧委员会已经筹备好了,后天开始举办追悼会。”

“五妈辛苦了。”张学良态度恭敬地说。

寿夫人为人精明干练,而且持家有道,帮张作霖把后宅打理得妥妥当当,对张学良几个兄弟姊妹也特别好,因此极受张学良尊敬。

关于张作霖的丧事,如今只是悼念而已,连下葬的地点都还没选定。

追悼会上,常凯申、冯玉祥、阎锡山等人,要么派人送来挽联悼文,要么隔空发追悼电报。天津大大小小当寓公的军阀们,也都纷纷写挽联,就连日本人都送来了几篇悼文。

周赫煊在奉天停留五天,到追悼会上了注香才离开。

跟他同行的,还有张学良派出的使者,这些使者负责前往北平谈判易帜问题。虽然已经决定易帜,但个中利益太过复杂,并不是口头传几句话就能决定。

与此同时,《菊与刀》也正式出版发行。出版当天,直接运了50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