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民国之文豪崛起> 714【又要发勋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14【又要发勋章】(2 / 5)

北运,然后走私出海,外来进口商品也基本走私到天津,然后再发往全国。

作为远东最繁荣的城市——上海,已经变得死气沉沉,工商、金融、地产全线崩溃。

老百姓的生活也愈发困难,在银元和法币日趋贬值的同时,人民的收入竟逐年下降。932年的时候,上海丝厂工人的日薪是6角,933年变成5角分,934年下降到3角分,935年勉强涨回了4角。

如今,上海已经在酝酿大罢工了,再不涨工资就要饿死啊。

正当周赫煊回国的时候,左翼文坛再起风波,出现“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国防文学”之争。具体内容有点敏感,咱们不方便详细叙述,反正就是左翼文人自己吵起来了。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左联”在年初自动解散。

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号召摒弃政治立场一致对外。鲁迅和郭沫若认为,一切不愿当汉奸的作家,都应该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联合起来,不管原先是什么人,只要不愿当汉奸,就应团结到一条战线上。至于文学创作,写什么都好,最好与国防有关,不写直接与国防有关的人事也无妨。不过,应该互相批评,无产阶级保留批评的权力。

这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左联时期”结束,正式迈入“抗战文学”阶段。

周赫煊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大会,只能以私人名义捐赠了0万元救国资金。

自从“一二九运动”之后,全国都掀起了抗日救亡浪潮,根本不理会南京政府“敦睦友邦”的号令。

各种民间抗日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走上街头公开高喊抗日者不知凡几,国党的特务和警察根本就抓不过来。报纸上,“抗x”字眼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许多爱国人士自发前往北方投军抗日。

到了936年6月,但凡有点脑子的国人都知道,再不奋起抵抗,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