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民国之文豪崛起> 911【水到渠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11【水到渠成】(2 / 5)

以后,武汉那边的日本空军虽然没了指挥官,但却飞行员却个个跟死了亲爹一样愤怒。他们在中队长、小队长的率领下,根本没有上级命令,就自作主张对成都机场进行报复性轰炸。

一周之内,成都机场就被轰炸了五次,重庆这边居然一次都没有。

廖雅泉怕儿子出意外,建议道:“主城这边太过危险,孩子们读书经常要跑警报,防空洞里的人又多又挤,恐怕有时候来不及躲避。我听说陶行知在合川办了一所育才学校,名气很大,比如把孩子们送到育才学校去念书。”

“合川太远,不方便。”周赫煊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原因很简单,周赫煊早打定主意,要在抗战胜利后跑路。而合川育才学校里的那些师生,有一半以上都加入了共党,如果送孩子们去那里读书,以后恐怕就扯不清了。

马珏突然说:“不如把孩子们送去十四中,我和婉容姐姐每天去教书的时候,可以顺便把他们送到学校。”

周赫煊想了想说:“这主意不错,春节过后就转校。”

国立第十四中学在沙坪坝青木关,距离中央大学不远,再过一年半载就会成中央大学的附属学校。而原中央大学的附属实验学校,迁校时被迁到了贵州,由于距离校本部太远,后来干脆就和重庆的国立十四中互换了校名。

互换校名一事,激起中央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师生们的极大愤慨。他们一向以中央大学为荣,许多优秀毕业生可以直升校本部,换校以后直接就歇菜了,许多老师直接辞职以示抗议。

然而抗议并没有什么卵用,该换校还得换。

周赫煊的孩子们现在去读国立十四中的话,不仅安全可以保障,而且等换校以后,十四中的师资力量迅速提升,甚至有机会接受中央大学教授们的亲自授课。

转校的事情由周赫煊拍板决定,廖雅泉没再说什么,就是有些看马珏不顺眼,觉得这个女人有点多事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