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娘的吓人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娘的吓人了(1 / 7)

然而头疼归头疼,这姚士慎该处理的还是得处理。

先不提这家伙弹劾自己的那些屁话到底是抱着什么样儿的心态,有可能是内王外圣?宁与友邦亦不与农奴?

光是这家伙弹劾老魏的那点屁事儿,除了最后一条之外,剩下的二十四条根本就是杨涟上给天启皇帝弹劾老魏的奏章。

只是天启皇帝的看法很简单,认为杨涟的弹劾根本就是一派胡言。

首先第一条就已经表明了杨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嘴脸。

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祖制,以拟旨专责阁臣。自忠贤擅权,多出传奉,或径自内批,坏祖宗二百余年之政体,大罪一。

这就是杨涟弹劾老魏二十四大罪的第一条。

可是,祖制,以拟旨专责阁臣这么一条,崇祯皇帝在原本的那个倒霉倒的记忆里怎么翻也翻不到。

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然而,“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也就是说内阁此时仍然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不是权力机构。

内阁真正的起飞,是张居正开的头。也是从张居正以后,这些文官们就把“祖制,以拟旨专责阁臣。”这么一条给堂而皇之的喊开了。

然而内阁票拟了圣旨并没有什么鸟用——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则是有批朱权。

也正是这种内外相维的双轨制,致使没有了司礼监的批红,内阁拟的圣旨也就成了废纸。

比如张居正和王保的配合就很默契……

可是到了魏忠贤这里就变了——丫的老魏一门心思地向着天启皇帝,跟文官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东林党的这些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